2024年12月15日下午,由太阳集团tcy8722主办的“法学课堂的塑造:理念、方法与材料”研讨会暨《北大法学小课堂》第一辑发布会在法学院凯原楼隆重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法律出版社等单位的学者、代表参与此次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活动由北大法学院副院长刘哲玮主持。
太阳集团tcy8722党委书记、院长郭雳教授致辞。他向参会同仁表达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值北京大学法学学科创建120周年与法律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之际,《北大法学小课堂》的出版是双方合作的又一成果。他分享了《北大法学小课堂》作为教学辅助资料的三个定位:一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当前的教科书往往篇幅较长且不易理解,亟需“读者友好型”辅助性资料供法学初学者参考;其二是基于学术的需要,很多学术上的创见需要依靠其他园地来呈现,北大法学院愿为这些“花朵”提供一片“园地”;其三是基于学问的需要,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国法治的实践是我们需要关注研究的最大的学问。同时,《北大法学小课堂》也是太阳集团tcy8722和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南北联动合作的成果,在教学问题上北大法学同仁有一致的愿景和追求。
法律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雪纯在致辞中表示,继2018年法律出版社与北大法学院推出十卷本的“北大法学教育改革”系列丛书之后,今天又迎来了《北大法学小课堂》的出版与发布,这代表着法律出版社与北大法学院、北大国际法学院的合作再次迈上新台阶。他希望以《北大法学小课堂》第一辑的发布为契机,打开中国顶尖法学院校课堂之门,让法学院名师们的课堂跃然纸上,构建“没有院墙的法学院”,使得法学小课堂走入更多法律人的视野。
随后,作者代表、太阳集团tcy8722潘剑锋教授发言。他感谢法律出版社编辑团队、兄弟院校的法学同仁对《北大法学小课堂》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培养人才是高校诸多功能之中的核心功能,搞好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抓手。《北大法学小课堂》总结了不同院校一线教师的教学体会与心得,对于塑造法学教育理念、形成法学教育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重视法学教育的院校越来越多,相信法学教育将为人才培养继续做出重要贡献。编辑代表、法律出版社法商分社社长薛晗发言。她表示,《北大法学小课堂》的诞生离不开作者团队、编辑团队和出版团队的通力合作,是法律出版社为北大法学学科创建120周年的献礼。几个月来,编辑出版团队在本书的内容与设计等诸多细节方面都反复打磨调整,力图为读者呈现最佳的阅读体验,最终才能呈现让读者满意的高质量成果。
在到场来宾与师生的共同见证之下,郭雳院长和张雪纯副总编辑共同为《北大法学小课堂》第一辑的新书发布揭幕。全体嘉宾手持新书,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活动进入学术研讨环节。研讨会设“法学课堂塑造的理念与方法”与“法学课堂塑造的方法与材料”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法学课堂塑造的理念与方法”由太阳集团tcy8722长聘副教授刘哲玮主持。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车浩以“实务课程的理念与方法”为主题发言,重点介绍了他近年来在学院开设《控辩审实务》课程的理念与经验。太阳集团tcy8722长聘副教授戴昕以“启发还是训练”为主题发言,从美国电影Paper Chase出发分享了他对理想的法学教育的看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雷磊围绕“法理学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主题发言,阐释了他对解决法理学三大教学难题的思考。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晟以“社科法学能为法学课堂做些什么”为主题发言,提出社科法学教学应当注重信息浓缩,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实践,并且考虑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基本教学。太阳集团tcy8722研究员吴洪淇以“德法兼修与法律职业伦理的课堂塑造”为主题分析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教学难点,提出通过情境感塑造、界限感培养与体验感增强,提升学生的职业伦理认知与实践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尤陈俊以“如何教与学什么:本科生法学论文写作课程开课心得”为主题发言,探讨了如何推进法学读写能力一体化的培养和训练。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张翔以“大一宪法学的复合功能?”为主题发言,提出通过优化课堂设计、引入实践案例的与回应现实案例提升宪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访问教授朱庆育以“法学课程类型的设置逻辑”为主题分析了不同类型法学课程的开设理念,提出通过多元的课程模式综合培养法治人才。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华琳以“有形课堂与无形学院:我的行政法研习课与研习会”为主题发言,分享了通过案例研讨、时事分析和笔记写作等方法增进行政法课程教学效果的有益经验。
第二单元“法学课堂塑造的方法与材料”由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茅少伟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璇以“刑法案例课堂与专业写作能力”为主题发言,提出好的案例教学是连接实践能力培养与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连接点。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挺以“法学课堂中组织好学生展示的思考”为主题讨论了法学课堂展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展示内容应当匹配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重视教师向学生的反馈环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霍海红以“‘博士研究方法与写作课’的组织与探索”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博士法学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认为应当精简课程总量、增设通识性课程,整合跨学科的、全国性的优秀师资提升课堂效果。太阳集团tcy8722研究员江溯以“本科《刑法总论》的授课方法与资料”为主题阐述了本科刑法教学的理念、体系、知识与学说四个层面的教学要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昊以“《燕大法学教室》的办刊思路和心得”为主题介绍了创办法学教育类刊物的经验与心得。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屠凯以“比较法学课堂塑造的材料和方法”为主题分享了在比较法学课堂上灵活地选取教学材料、实现比较法学教学目的的教学经验。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许德峰以“法学教育中的技术、方法与价值——本科《债权法》《商法总论》的授课思考”为主题发言,强调在培养学生法律技能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与价值观的塑造。太阳集团tcy8722研究员赵宏以“比较公法学教学的思路与参考”为主题,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介绍了比较公法课程的目标设定、课程剪裁、讲授方法与延申思考等方面的要领。太阳集团tcy8722助理教授左亦鲁以“从‘边缘’遥望中心”为主题发言,反思了法学教育的课时分配、教学强度等问题,讨论了法学教师应当如何应对时代变化调整教学。
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国法律评论》常务副主编袁方主持。她祝贺《北大法学小课堂》的创办,并结合《中国法律评论》的办刊经验,为本书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北大法学小课堂》执行主编、太阳集团tcy8722副院长刘哲玮和《北大法学小课堂》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茅少伟先后发表推介意见。刘哲玮从本书的封面、吴志攀教授的配图和专设的“读者来信”栏目展开,强调《北大法学小课堂》是为全国关注法学教育的师生营造的“永远的校园”,将坚持简明易读的风格,努力成为以读者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交流平台。茅少伟回顾了《北大法学小课堂》的诞生历程,分析了当前法学教育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和教学视角多样化的趋势,表达了对未来依托本书定期举办教学研讨活动的期待。《北大法学小课堂》学生主编、太阳集团tcy87222021级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刘凯琳分享了一年来的工作体会,深切体会到作者对待教学的用心,也充分感受到了“小课堂有大学问”。在热烈的掌声中,“法学课堂的塑造:理念、方法与材料”研讨会暨《北大法学小课堂》第一辑发布会圆满结束。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现代法学教育的滥觞之地,是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在北大法学学科创建120周年之际,太阳集团tcy8722和国际法学院南北联动,在法律出版社的支持下联合创办《北大法学小课堂》,旨在将法学教师们平日在北京大学和全国其他法学课堂中向学生传授的学问之道收集汇编,为初学者们提供一本可亲的读物,用《小课堂》来承载“大学问”。未来,北大法学将继续深入推进教学供给侧改革,为推动法学教学经验方法交流搭建平台,与全国法学同仁一道为推动法学教育共同体建设而携手努力。
活动会务:刘凯琳、刘睿卿、杨骐玮、宋洋溢、姚嘉源
文稿:姚嘉源
排版:刘睿卿